为什么需要实时加载?
之前使用Python编写Web项目的时候,常见的Flask或Django框架都是支持实时加载的,你修改了项目代码之后,程序能够自动重新加载并执行(live-reload),这在日常的开发阶段是十分方便的。
在使用Go语言的gin框架在本地做开发调试的时候,经常需要在变更代码之后频繁的按下Ctrl+C停止程序并重新编译再执行,这样就不是很方便。
Air介绍
怎样才能在基于gin框架开发时实现实时加载功能呢?像这种烦恼肯定不会只是你一个人的烦恼,所以我报着肯定有现成轮子的心态开始了全网大搜索。果不其然就在Github上找到了一个工具:Air。它支持以下特性:
| 彩色日志输出 自定义构建或二进制命令 支持忽略子目录 启动后支持监听新目录 更好的构建过程
|
安装air
Go
| go get -u github.com/cosmtrek/air
|
MacOS
Linux
Windows
使用Air
为了敲命令时更简单更方便,你应该把alias air=’~/.air’加到你的.bashrc或.zshrc中。
首先进入你的项目目录:
最简单的用法就是直接执行下面的命令:
| # 首先在当前目录下查找 `.air.conf`配置文件,如果找不到就使用默认的 air -c .air.conf
|
推荐的使用方法是:
| # 1. 在当前目录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.air.conf touch .air.conf
# 2. 复制 `air.conf.example` 中的内容到这个文件,然后根据你的需要去修改它
# 3. 使用你的配置运行 air, 如果文件名是 `.air.conf`,只需要执行 `air`。 air
|
air_example.conf示例
完整的air_example.conf
示例配置如下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。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
|
root = "." tmp_dir = "tmp"
[build]
cmd = "go build -o ./tmp/main ."
bin = "tmp/main"
full_bin = "APP_ENV=dev APP_USER=air ./tmp/main"
include_ext = ["go", "tpl", "tmpl", "html"]
exclude_dir = ["assets", "tmp", "vendor", "frontend/node_modules"]
include_dir = []
exclude_file = []
delay = 1000
stop_on_error = true
log = "air_errors.log"
[log]
time = true
[color]
main = "magenta" watcher = "cyan" build = "yellow" runner = "green"
[misc]
clean_on_exit = true
|
效果图